高举党的光辉旗帜 倾心潮汕教育事业 ——杨方笙先生事迹

共有1073位读者访问过此文发文部门:必赢电子游戏网站发布时间:2019-07-24 03:38:17发布人:主站复审

杨方笙先生作为潮汕地区解放前后党的事业开拓者之一,凭借其坚定的党性,广博的识见,超拔的才干,为潮汕地区的解放事业和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。改革开放后,先生锐气不减,艰苦求索,以不屈的意志,儒雅的风范,推动了汕头教育事业的发展。退出工作岗位后,先生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潮汕文化的整理和弘扬工作中去,深居简出,孜孜以求,凭借着深厚的学术功底,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,开创了潮汕文化研究的新领域,开辟了先生人生价值的新舞台。

先生曾身兼数职,服务于潮汕教育文化事业,均获得广泛的好评,1980年被评为汕头地区先进教育工作者,1981年被评为汕头市“优秀党员”,2004年获“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”。时至今日,先生已八秩高龄,党龄六十载,出于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与热爱,先生仍然耕耘于为之奋斗了大半生的潮汕地区,继续为文化的繁荣发展奉献自身的力量。

一、勇挑重担,不负重任,屡创工作新局面

先生早年在武汉大学读书期间就投身党的革命事业,毕业后听从组织的安排几经辗转来到揭西地区,开始为粤东的解放工作辛劳奔走,为解放前后至三大改造阶段粤东的教育事业做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。

先生19479月至19485月在揭阳河婆中学任教,1948527日与河中40多名师生一道上山投奔潮汕人民抗征队,开创了潮汕地区国统区学校师生集体投奔革命的先河。19493月担任党从粤东解放过来的第一所中学——道济中学(教会私立学校)的教导主任,期间在充分尊重学校上层教会人士的前提下,大胆探索,废除原来的公民课,促使宗教与教育分离,切实贯彻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,积累了地方党组织管理学校的经验。同年6月,发展潮汕地区新恢复的青年团第一批团员。19497月,到第二期潮汕干部学校工作,为潮汕地区培养接管城市的干部,先后担任文教系新闻班主任、民运系青妇运班主任。9月(年仅24岁)担任河婆中学校长,大力践行民主办学精神,在教职工中成立了校务委员会和学习委员会,组建自治的学生会,全面落实新民主主义时期党的教育方针,探索出了河中民主办学的经验,为以后党陆续接管学校管理做出重要贡献。

19504月,先生调任到潮安广东金山中学工作并担任副校长,作为党代表主管学校的政治思想领导工作,贯彻党的方针政策。面对学校当时只有他一人是党员的局面,先生以初生之犊不畏虎的精神,深入基层,迅速打开工作局面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为工农服务的方针,对师生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启蒙教育,带领金中师生积极参与到当时的城乡民主改革运动中去。1952年,克服重重困难,主持了金中搬迁至汕头的工作,并全力推动教改探索,取得了瞩目的成就。

19544月,承担省政府筹建潮安高级中学招生和组建工作重任,先生以锲而不舍的精神,多方“伸手乞求”,完成了师资、职工、设备等资源筹措,并亲自承担新教师的培训工作。其间的艰难困苦无人知晓,但先生以超绝的毅力如期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,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。

二、顾全大局,一如继往,倾心于潮汕教育事业的新发展

先生治校有方,乐教敬业,提携师友,爱生如子。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,先生为保护后生而遭受劫难,被错划为“右派”,忍辱二十二载。落实政策后,先生一如继往,毫无怨言,忠诚党的事业,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后汕头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去。在上任汕头师范校长之初,先生立足汕头教育发展的实际,得知省政府要在全省设立三所幼师的消息后,多方游说,造访贤达,经过不懈地努力,成功取得师范改制为汕头幼师的硕果,为汕头乃至粤东幼儿教育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
随后,先生参与汕头教育学院的设立工作并担任第一任院长。期间,先生励精图治,身先垂范,克服设施、师资等方面的不足,凭借高风亮节和坚持不懈,迅速凝聚了师生心力,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基础。离职后,先生还大胆探索,力促与广东教育学院合作办本科,积累了办本科教育的丰富经验。在担任汕头市教育局局长任内,先生顺应国家教育改革的步伐,胸怀汕头教育,多方施政,取得了不斐的成绩。期间先生还积极推动《汕头教育》的创刊发行,寄希望此刊引领汕头教育取得新的发展。

三、潜心钻研,笔耕不辍,全力弘扬潮汕文化

退休后,先生未甘沉寂,任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会顾问,潮汕星河奖评委,身兼汕头老年大学副校长之职,还执教讲坛,为老年大学的发展继续奉献心力。同时,先生潜心钻研,扛起弘扬潮汕文化的大旗,开辟了人生的第二个天地,继续为这片热土的文化教育事业呐喊助阵。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广泛的兴趣,先生的学术研究涉及文学、史学、民俗学、红学等领域,成就最为显著的是潮汕历史文化研究。二十年来,先生刻苦钻研,已成为不会说潮汕话的潮汕文化专家,著述丰沛。主编了4辑共40册的《潮汕历史文化小丛书》,并自己撰写了其中4册;撰写了《潮汕歌谣》、《潮汕菜与潮汕文化》、《潮诗纪事》等一批潮汕文化论著;选编了20多万字的《潮汕竹枝词百首》。其中《潮汕菜与潮汕文化》因其开创性与独特的地方性,被列入“岭南文化丛书”,已经再版。出版了潮学论文集《品潮探海——杨方笙论述潮汕文化》一书。近十年来,先生不顾年老体弱,又开始了对现代潮籍文化名人黄际遇先生《万年山中日记》的解读,并撰写了文章《黄际遇和他的〈万年山中日记〉》。数十年间先生还创作了许多诗词、杂文,这些作品浸润着浓浓的人文关怀,浸润着他对潮汕这片土地的难以割舍的眷恋。

四、与时俱进,关心时政,潜心关注汕头新发展

如今先生已经步入人生晚年,仍心系党和国家,关注着所热爱的潮汕经济文化的发展。如今,先生依然主动学习、研读党和国家的重大决定,其忧国忧民,缅怀先烈,激励后生的拳拳之心时常溢于言表。作客公众电视节目,品评潮汕文化的雅致,痛斥党员干部中的败类……,杨方笙先生继续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关注着、影响着潮汕青年一代。

“一个人的生命就如一叶小舟,乘着时代的大潮向前漂浮迁转,有时漫过浅滩,有时卷入急流,谁也难以逆料它将停泊在哪里——我的停泊地在汕头。”先生淡薄名利,以教育为正业,桃李满天下,以文化研究为辅业,功德高无量,用毕生的心力诠释了一名老党员的党性和责任。


(作者 韩敏复

返回原图
/